http://lovelinxi.blogspot.com/2007/05/blog-post_19.html

http://www.blogcn.com/blog/trackback.asp?mydiary=52148579

q:《愛情來電轉接》的片尾曲《愛情轉移》,是陳奕迅大熱的粵語新歌《富士山下》的國語版,你覺得這兩個版本在詞意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?

a:這個曲子本身挺抒情的,表達的情緒很強烈,我寫廣東版的時候遷就它的氛圍,寫了一個有很多片段的愛情故事,在副歌的部分才講一些關於愛情的道理。那個故事是說你面對你的舊情人,你希望她已經能夠“放下”了,可她還是對以往的戀情很沉迷,所以你就想盡辦法勸服她。我覺得失去一個人沒什麼大不了,沒那麼痛苦,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。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,在有所領悟的時候,就會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

但中文版需要配合《愛情來電轉接》這個賀歲片,它的劇本蠻有趣的,說一個男人離婚以後,經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女人……但我面臨一個困難——這個是賀歲片啊,我不能再寫一些多愁善感的東西,結果我找到另一個角度,就是儘量多用一些比喻,來比喻這個愛情。

其實所謂的愛情路,對我來講是沒有終站也沒有停站的,人生很無常,特別是感情方面,你無法控制它,你愛一個人是不受控的,如果受控的話就不是愛情。所以我就用“愛情不停站”的感覺來寫,然後到結論或者副歌部分,再說我們到底要放棄什麼,到底要經歷什麼,或者說我們需要付出怎麼樣的代價,我們要走到哪一個地步,才願意停下來,跟某一個人真心快樂的過一生一世。

q:但我覺得國語版的歌詞仍沒那麼樂觀。

a:沒那麼樂觀?你覺得?

q:最後一句“盪氣迴腸,是為了最美的平凡”可能還算溫暖,其它都挺宿命的。

a:也不是很宿命吧?

q:有啊,比如“業障”、比如“愛情待罪的羔羊”,跟你以前的東西一樣,看上去很美,卻痛徹心扉。

a:我絕不是為了美而寫“愛情待罪的羔羊”。我在前面還寫“陽光在身上流轉,等著業障被原諒,愛情不停站,想開往地老天荒,需要多勇敢?”,是因為我有我的苦衷,那個旋律本身就帶著一點悲涼,我的直覺告訴我,不應該有什麼表面的快樂。

在愛情的過程中,你會經過很多快樂,可快樂為什麼會完結呢?一段感情完結以後,你所承受的一定是悲傷,我覺得在找到真正的快樂之前,我們必須要瞭解悲傷。我們只有瞭解了悲傷,才能在再次遇到它的時候,知道怎樣化解。如果你愛一個人,一直是快快樂樂的,那種“快樂”可能不是真正的愛情的快樂。愛情是要有“火花”的,有火花,就一定會灼傷你我。

q:那是不是所有人的愛情都能歷盡劫波苦盡甘來呢?

a:我不是說只有經過苦才能到達甜,否則就沒有“痛並快樂著”的說法了,這兩種情緒是混在一起的,沒法分得那麼清楚,你不可能完全只有“快樂”,卻沒有一點點的“辛酸和痛苦”。愛一個人,你一定會很想念他(她),想念到一個地步時,可能他(她)出國一兩天,你就掛念了。在這個掛念的過程裡面,當然有“甜”,可你畢竟是在掛念,就又有一點點痛苦,這才是“愛情”。

q:那你覺得“最美的平凡”在現代人的情感命運中能實現嗎?

a:你剛才說我歌詞裡只有這句還算比較“正面”,我反而覺得這句最讓人感歎。“你別失望,盪氣迴腸,是為了最美的平凡”——我們經歷過自認為盪氣迴腸的感受後,目的是什麼呢?竟是讓我們回歸平淡。

q:其實這句最無奈?沒有別的選擇?

a:真是挺無奈的。人在年輕的時候,因為比較衝動,不會想得太遠,容易出現一些所謂轟轟烈烈的感情。但等到長大以後,就會比較理智,而且人到了某一個年紀,其實可選擇的餘地一定比較少,你選擇人家,人家也在選擇你。到最後為了讓自己的心態得到某種調整,過很平凡的生活?我認為這樣的態度是見仁見智的事情,他是快樂?還是不快樂?我認識很多人,一生都沒有什麼“火花”,畢業不久就結婚、生子,真正的“愛情”就“轉移”了。我覺得那根本不算是“愛情”,愛情就變成一種“感情”了。就像對一個傢俱,用久了就有感情……我覺得蠻可惜的,但總有一些人是甘於平凡的,我也答應自己的歌詞都要給人家一個希望,所以我就故意在後面加上“最美的平凡”。平凡當然是美的,可是我相信大部分享受愛情的人,都不會覺得平凡是最美的,平凡有它的幸福感,可是“幸福”我覺得跟愛情沒有必然的關係。

q:你有沒有特別喜歡哪部賀歲港片?

a: 我最喜歡《嚦咕嚦咕新年財》,是杜琪峰和韋家輝拍的,劉德華做主角,還有古天樂。它有一種魔力,真讓我看的很開心。他本身是講打麻將的,但很多不會打麻將的朋友看完以後都會笑,所以很了不起。它講的是奮鬥,當你面對失敗,你在逆境和順境之間,劉德華表現出來的心態是很豁達的。我為這個電影寫了一首很有趣、很有哲理的主題曲。我在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放這個DVD來看,鼓勵一下自己。我覺得一個賀歲片能有這麼好的功效已經不俗了。

q:愛情片呢?

a:愛情片太多了,我年紀大,記不起來了。

記者:很多人都能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愛情片啊,因為那裡面有觀眾的情感投射。

林夕: 愛情片啊……想起來了!我最近跟陳奕迅講,哎呀!對不起!我忽略了你演的一部電影,很好看!就是那個《愛‧作戰》!它在香港上演的時候,我沒留意,後來我在家看,看哭了,我對陳弈迅說,我要謝謝你,因為我很久沒有哭過了,我好幾年沒有流過眼淚了,你讓我流了一次淚,我真得很開心。

q:那個電影我看過,兩個原本產生巨大問題的夫妻,經過飛來橫禍,才意識到什麼是真愛,但現實生活中,情侶之間很難“共患難”,經常是說分手就分手了,根本就沒有機會明白什麼是真情,我覺得也挺悲哀的。

a:現實中情侶分手是有很多原因的,很難說悲哀不悲哀。如果決定分手,有三種結果。第一種,一方悲哀,另一方則偷笑說“好了!我脫難了!”。第二種是兩個人都悲哀。第三種,我覺得是現代人最容易發生的,就是大家都接受這個Happy End,和平分手,和平分手之後,每個人還可以有新的選擇,反而是一件新鮮的事情。就像是看累了、看厭倦了一類電影,就換另一類來看一樣。到底悲不悲哀呢?其實有一個詩人講得好,他說人與人之間的相愛,不是生離,就是死別,沒有第三種結局。多悲涼啊!不管怎麼相愛,始終有一天要面對死亡,這是“死別”,如果中間分開,就是“生離”,都無所謂。所以我們要先懂得怎樣接受悲哀,才會懂得快樂,就是這個道理。

q:你的文字功力那麼高深,很多年前也寫過小說……

a:寫小說?很久了!十幾年前了!這你都知道?

q:還不是還寫過鬼故事?

a:哇!這你都知道啊!好象我很有名的樣子。

q:現在有沒有想過再寫小說?或者劇本?

a:其實在寫小說方面,我最大的問題,就是不懂得寫真正的對白,我覺得對白是最難寫的,因為寫到哪一個人,都有不一樣的性格。我看小說,最討厭就是“千人一腔”那種,每個角色、他們的口氣都來自作者本身。我還沒有完全拿捏到怎樣可以寫出最自然的對白。比如說張愛玲的小說,當然很好,可裡面的每個人都是很冷、很計算的,每一個人說出來的話,都像是可以被引述的警句,其實很奇怪……所以我從沒想過寫劇本和小說這麼複雜的東西。

q:張國榮的離世,對你的創作態度確實有很大影響嗎?

a:張國榮死了以後,我就考慮老寫那麼多絕對悲情的作品,究竟有沒有問題?作為文學作品,可以反映黑暗面,可以義無反顧,但那個時候,2003年,SARS爆發,香港確實處於很低迷的狀態,我不希望這種情緒是來自流行曲的,我不希望流行曲成為一個……

q:幫兇?

a:對。後來我覺得歌詞在文學以外,應該對社會有所貢獻,從而令流行曲的地位有所提升。

q:我知道你以前有著極其嚴重的焦慮症和失眠症,現在好了嗎?

a:焦慮症大部分都好了,可是因為從前吃過太多的安眠藥,有依賴性,所以要慢慢減,每天還要吃一點,慢慢減,差不多痊癒了。

q:有沒有尋找過焦慮的根源?

a:焦慮症的來源是很複雜的,在這裡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,我的原因,大概是因為大腦分泌的血清素忽然之間變得很不平衡,所以就會焦慮,其實跟我的情緒和工作壓力都沒關係

q:全是生理原因?

a:我的性格很理智,不會在這方面焦慮,我太平和了。

q:去年你在某次頒獎禮後,被香港狗仔隊拍到痛哭的場面,小報就說你壓力過大。

a:那件事跟我私人感情有關,跟我的焦慮症無關。

q:你在一篇最新的採訪裡面說,不是現在的香港流行音樂不好聽了,而是因為香港這個城市本身已經被邊緣化了,沒有那麼重要了,所以流行音樂也不像從前那麼有影響力了,但我個人覺得,香港樂壇和從前相比,確實沒有那麼多好聽動人的歌了。

a:既然你問了,我就一定要在這裡再次澄清一下。我覺得我們常常會“崇古賤今”,就是崇拜過去,對現在的東西沒那麼看重。我敢保證,自90年代以後到現在的香港樂壇,我不管其它,光在編曲方面,都要比八十年代進步很多。我們常常懷念八十年代的香港樂壇,但八十年代是改編曲最盛行的年代。最紅的歌手都翻唱,唱日本歌,編曲都照搬,否則不流行。如果真拿平常心來欣賞現在的香港流行音樂,你有可能發現一座“寶藏”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da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